73181部队:传承红色灵魂的光辉足迹

73181部队:传承红色灵魂的光辉足迹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这支部队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更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和奉献,成为了新时代军民团结的象征。73181部队,正是这段传奇历史的承载者其中一个。在新时代背景下,怎样继续讲好这支部队的红色故事,传递不屈不挠的灵魂,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73181部队的前身,华东军区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于1947年8月6日在山东省莱阳县组建。自此,这支队伍在解放战争的历史长河中崭露头角,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上海解放等重要战斗。随着历史的推演,73181部队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南京路上好八连”,肩负着在南京路等地的巡逻执勤重任。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73181部队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展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形成了“节约五个一”“四个自己动手”等宝贵传统。他们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木工箱、补鞋箱和理发箱成为了代代相传的“传家宝”。1961年,作家沈西蒙等以此为蓝本创作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并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民族领导人的亲自观看。毛泽东更是亲自撰写了诗篇《八连颂》来赞美这支队伍,表彰他们为人民干部的坚决意志。

虽然73181部队曾经在南京路上担任重要的执勤任务,如今随着时代的提高,他们的职业职责发生了变化。然而,这股红色灵魂依然在部队官兵中延续。每月的10号和20号,73181部队都会开展“为民服务日”,前往南京路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理发、补鞋和磨刀服务。自1983年起,73181部队与南京东路街道的孤老结对帮扶,不仅传递了军民情深的暖心故事,更将他们的职责感时时刻刻铭刻在心。

2017年,73181部队完成了转型,成为了新型特种作战力量。在不久的未来,他们展现出了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圆满完成了进博会等重大的安保任务,续写了“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的伟大篇章。

为更好地传播73181部队的光辉故事,上海市作家协会、黄浦区双拥办以及73181部队政治部联合主办了“光辉足迹——好八连和他们的第二故乡”征文活动。此次活动侧重特写、散文和报告文学,鼓励作者深入挖掘73181部队以及周边驻军的真诚故事。征文内容要求建立在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想法之上,反映出73181部队的优良传统、使命担当以及在新时代中与人民群众建立的深厚情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可以将73181部队的历史与灵魂传承下去,还能激励更多人参与到拥军优属和爱民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笔触记录那些感激心灵的瞬间,让73181部队的故事继续在新时代中绽放光辉。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