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是古体诗吗为什么 汉赋是什么文学形式

一、汉赋是古体诗吗?

汉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的文体,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包括骚体赋(体制上模仿楚辞体并以赋名篇的作品)和散体赋,散体赋又称为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干,汉赋一般来说就是指散体大赋。

二、出塞是古体诗吗?

是古体诗

《出塞》是乐府旧题。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诗人关心边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认为边防上的要害难题是将领无用,不能抵御来犯的敌人,因此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昔讽今。

然而《出塞》也是一首绝句,这是一首平起平收,首句押韵的七言近体绝句,平仄、黏连、押韵都符合格律要求。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平起平收,首句押韵的七言近体绝句,平仄、黏连、押韵都符合格律要求。

三、诗刊有古体诗词吗?

诗刊也发古体诗词,只是在增刊子曰诗刊上发。

四、绝句是古体诗吗?

古体诗分为:四言诗,乐府诗,楚辞。最早的古体诗是《诗经》。 近体诗分为:绝句(四句),律诗(八句),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

五、石灰吟是古体诗吗?

不是古体诗,《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天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作品原文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六、忆江南是古体诗吗?

不是古体诗,《忆江南》是首古词。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 忆江南:词牌名。《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江南好》。

2. 谙(ān庵):熟悉。

七、鹤叹是古体诗吗?

鹤叹是一首古体诗,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1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园中想呼唤一只驯鹤,但鹤却不理会他,反而嘲笑他的形象和处境。苏轼借鹤叹自嘲,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2 这首诗的结构是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押韵字为“予”、“躯”、“无”、“如”。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有趣,富有幽默感。

八、致橡树属于古体诗吗?

答:不属于。

古体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这两类的区别,是体裁上的区别。即近体诗是讲究格律的,特别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古体诗是不大讲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对仗。(当然,这样讲是一种很粗略的说法。)

近体诗是在齐梁时代开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它的特点是:

(1)

字数固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韵(三百多句),然而句数都是偶数的。近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因此,字数固定可以说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

用韵严格。这指的是: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一首诗必须用同一韵的字,不许出韵;

一般只用平声韵

(3)

讲究平仄。

(4)

讲究对仗。

第(3)(4)两点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作为一种体裁,古体诗的特点是不大讲究格律。凡是诗歌,多几许少总是要讲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韵,这就是一种格律;字句比较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这也是一种格律。这些影响,古体诗都是具备的,因此不能说古体诗完全不讲格律。但古体诗格律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么严,即前面所说的近体诗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四方面的要求,古体诗都没有。也就是说,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地方在于:

(1)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

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3)

不讲平仄。

(4)

不讲对仗。

古体诗也叫古诗。作为一种体裁来说,在近体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汉魏六朝五、七言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或古诗。在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后,唐代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还继续写这种不大讲究格律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乐府等,也都可以称为古体诗。然而在习性上,往往把“乐府”另立一类,而把其余的称为古诗,特别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称为古诗,这是狭义的古诗。

九、古体诗能称为联吗?

严格说,只有近体诗的律诗才分联。

之因此叫做“联”,是对仗的意思,像对联一样,双双成对。律诗无论七言八句还是五言八句,其中的三、四句及五、六句必须对仗,一、二句及七、八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这样,就成了四联,每一联都有特定的名称:前两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最后两句叫“尾联”。

由于绝句在格律上是律诗的半截,要么是前半截,要么是后半截,因此也可称联:首联、尾联。

其它古诗不需要对仗,不能称为联。

词的情况不同,有的词牌规定,其中某处要对仗,这个对仗句可称为“联句”,但不能排序为“第几”。举一例:词牌《鹧鸪天》上片第三、四句,下片第一、二句按例对仗,可称为联句。如苏轼的作品: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十、古体诗要求对仗工整吗?

古体诗是有很多要求的,对仗工整是必须的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